蹦蹦路易士
最愛: (Mei-Lu)
等級: 俠客
文章: 49
註冊時間: 2007-05-25
最近來訪: 2008-02-17
離線
|
有沒有使用過這牌飼料的貓友可以分享一下 或者有貓友可以幫我分析它營養成份跟其他飼料的比較 他的成分如下: 成份 碾碎黃玉米, 家禽副產品粉, 玉米筋粉, 家禽脂肪(以維生素E及C保存), 黃豆粉, 全麥粉, 甜菜漿, 卵磷脂, 乾乳清, 天然雞肉風味, 氯化鉀, dl-甲硫胺酸, 乾酵母, 碳酸鈣, 鹽, 磷酸, 維生素C, 維生素A, 維生素D3, 維生素E, 維生素B12, 核黃素, 菸鹼酸, 泛酸鈣, 氯化膽鹼, 維生素K源, 葉酸, 生物素, 維生素B1, 維生素B6, 亞硒酸鈉, L離胺酸, 牛磺酸, 碘化鈣, 硫酸鋅, 硫酸錳, 硫酸亞鐵, 硫酸銅。 特性 ◎ 4125大卡/公斤 (1875 Kcal/lb) ◎ 30% 蛋白質╱15% 脂肪 ◎ 禽肉為主的蛋白質 ◎ 以天然維生素 C 及 E 保存 益處 ◎ 增進泌尿道健康 ◎ 100%的營養完整 ◎ 優等的幼貓食品 分析保證 ◎ 粗蛋白質 - 不低於 30% ◎ 粗脂肪 - 不低於 15% ◎ 粗纖維 - 不高於 3.5% ◎ 水份 - 不高於 10% ◎ 灰份 - 不高於 6% ◎ 鎂(Mg) - 不高於 0.095%
|
kg1297
最愛: COOPER
![[Avatar]](/webstore/catbbs/user/upload/avatar/845d69c25e6cd3a5add0931de1a06278.jpg)
等級: 俠客
文章: 17
註冊時間: 2008-05-02
最近來訪: 2008-05-05
離線
|
挖~朋友可不要買啊~ 2007年3月美國爆發大規模的寵物食品致死事件中 星鑚也在其中~ 6.寵物食品回收大事紀 當寵物食品發生嚴重問題時,廠商通常會與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合作以整合回收受影響的產品。?#92;多回收事件被廣為公開,有一些則不然。以下則是美國境內近十年來較知名的幾椿大規模飼料回收事件。有些廠商並不是第一次遇到回收事件,卻是怎麼也學不會教訓。 *1995年,在顧客投訴他們的寵物嘔吐及失去食慾後,Nature's Recipe回收了一百萬磅重的乾飼料及貓食,這個問題來自於原料中的麥含有黃麴毒素。 *1999年,Doane Pet Care回收了超過了一百萬袋以玉米為原料,含有黃麴毒素的乾飼料。此外,還包括Ol'Roy(Wal-Mart品牌)及53種其他品牌。這次事件共有25狗致死。 *2000年,Iams在美國7個州回收了248,000磅的乾飼料,因為飼料中含有過量的蛋胺酸(DL-Methionine Amino Acid),這是一種尿酸劑(Urinary Acidifier)。(蛋胺酸的?#92;能在控制尿液酸鹼度) *2003年,Petcurean “Go! Natural”回收其產品,因為有一些狗兒吃了該品牌飼料產生肝衰竭,卻查不出原因。 *2005年,Diamond Foods宣佈回收其產品,因為發現飼料中含有黃麴毒素,這次事件造成100隻狗兒死亡。 *2006年,Simmons Pet Food的Ol'Roy,American Fare及其他配送到美國西南地區超過5百萬罐狗食被回收,因為罐頭上的漆掉落至食品中。 *2006年,Merrick Pet Care回收近20萬罐的Wingalings狗食,因為在一些食品樣本中發現有金屬標籤。 *2006年,Mars旗下的法國皇家回收4種處方罐頭狗食及貓食,因為含有過量的維他命D,導致釫缺乏及腎臟方面的疾病。 *2007年,FDA警告消費者不要購買一個名為"wild Kitty"的冷凍生肉貓食。因為FDA在例行抽檢時,發現其中含有沙門氏桿箘。而FDA也特別指出人類會有潛在的致病風險,不僅止於寵物。 *2007年3月,史上最大的回收事件,Menu Foods回收超過100種品牌,包括Iams(艾慕思),Eukanuba(優卡), Hill’s Science Diet(希爾思), Purina Mighty Dog(普納瑞),及其他知名品牌的寵物食品。有數以千計的寵物因此而生病(FDA接獲超過17,000個通報案例)並預估因飼料而死亡的約有20%左右,貓的影響大過於狗。 在今年四月份,化學家分析出寵物食品原料的麥麩及精米蛋白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成份,這是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原料。三聚氰胺添加在飼料中以增加檢測時蛋白質的含量,使其檢測時得以過關。三聚氰胺在大陸被濫用的情形不只是在寵物食品,還用在豬,牛,及雞的飼料中。由於此事件,美國深怕遭到污染的動物會流入市面,因此有數以千計的牛豬雞已被撲殺。在五月初,科學家證實最近大批犬貓腎衰竭的原因就是因為三聚氰胺與氰酸這兩種不被認可的化學物質被添加進飼料中所致。目前回收還在進行中,若要查詢最新的回收名單,請至FDA的網站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