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8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討論區首頁 » 文章發表人是 胖哥哥
巴密茲貓
毛種:短毛種,體毛叢生於體表。

發生類型:人工繁殖

體型:中等,屬於骨架結實的短身型。

發源地:緬甸

毛色和毛質:原來只有黑貂褐色。有些團體也認可藍色、黃褐色等淡色毛色。觸感光滑富光澤,十分濃密。

目色:金黃色

特徵:全身呈渾圓感。雙耳和雙眼之間的距離較寬。

 在20世紀初的1903年 美國的約瑟夫.湯普森博士,由緬甸帶回一隻全身長滿巧克力褐色體毛,令博士著迷不已的母貓。後來,博士便在哈佛大學的研究室,開始進行繁殖。

此貓曾和暹羅貓、美國短毛貓完成交配;所以,據說目前的巴密茲貓的祖先,是一隻褐色的貓。

最早期的巴密茲貓之體型近似暹羅貓,身軀細長,毛色也淡,眼睛接近藍色。後來,經過謹慎又周全的近親交配,結果形成現在所見的外型。

巴密茲貓最大的特徵是,由頭、眼、耳、胸至身軀,甚至尾巴末端,都帶著柔和的渾圓感。體型看來比較迷你,卻深具分量。

其適應環境的能力頗強,不論城市或鄉下均可居住,且喜歡和人親近。由於此貓有誕生於美國的純種貓一說,敬在美國本土甚受歡迎。出現在貓展的次數,僅次於波斯貓和暹羅貓等 也十分著名。
巴曼貓  
毛種:長毛種,背部的毛特別長。

發生類型:自然發生

體型:由中型至大型,屬長身結實型。

發源地:緬甸

毛色和毛質:和暹羅貓一樣,有豹色點狀、藍色點狀、巧克力色點狀、淡紫色點狀等毛色。體毛又厚又長有光澤,觸感絹。

目色:只有藍色

特徵:小耳朵末端渾圓 眼睛又大又圓。鼻樑高挺 頭部和身體都十分結實。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的緬甸山區,有一座奉祠專司靈魂輪迴,眼睛如藍寶石之女神的寺廟。廟�住著留有金色鬍鬚的僧侶穆哈,和牠的白色愛貓「辛」。

有一天,強盜闖入廟中,殺死穆哈:逃過一劫的「辛」,跳到穆哈身上,怎麼也不肯離去。說也奇怪,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辛」
的毛變成和穆哈鬍鬚一樣的金色,眼睛則變成如同女神的藍寶石色。但是,接觸穆哈身體的腳尖,仍是原來的白色。

被喻為「緬甸聖貓」的巴曼貓,竟有這麼一段奇異的傳說,但其真正的起源並不清楚。據說,1916年被帶入法國的是,最早進入歐洲的巴曼貓。

其外表威嚴有神,頗符合「聖貓」的外號;四肢彷彿戴上白手套,增加不少高貴印象。體型健壯,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強。

巴曼貓個性溫和穩重,但也有喜歡和人耳語,卻又怕生的一面。對主人相當忠心,好像是永遠都長不大的小貓一樣!

挪威森林貓
毛種:長度不一的半長型雙層毛種。


發生類型:自然發生

體型:長身結實型,骨架粗狀,肌肉發達。

發源地:挪威

毛色和毛質:白色 黑色和虎斑等。下毛十分柔軟,上毛較硬。

目色:依體毛而有不同

特徵:耳朵位在頭部的低處,臉型為扁平的三角形。雙眼大如圓杏,鼻樑挺直。胸部四周的肌肉特別發達 後肢比前肢長。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雷神想把貓由地上帶走;但因為貓太大,雷神才無法帶走。又據說專司愛與繁榮的女神菲蕾亞,以2隻貓為她拉座車呢!

上述皆為北歐神話的插曲,但出現在神話�的貓,人們一致認為是挪威森林貓呢!這大概是因此貓早自遠古時代,便居住於北歐森林中,和人們相依為命。

近年來,其數量逐年減少,曾面臨絕種的危險。故人們自1970年代起,便努力進行保育和繁殖。

此貓全身長滿厚厚的體毛,以適應嚴寒的斯堪第那維亞地區的生活。柔細濃密的下毛可保溫;而毛質較硬的上毛末端屬油性,可防雪、雨,各有其妙用。

因其體毛為長度不一的半長型,再加上大身軀,往往給人充滿野性感;事實上其個性溫馴又服從。平日雖不愛動,但一有行動時,動作敏捷,擅長爬樹。由其動作,仍可看出在惡劣的自然森林中求生活的本性。
托基尼茲貓  
毛種:短毛種

發生類型:人工繁殖

體型:半外國型。屬於比例勻稱肌肉發達的類型。

發源地:加拿大


毛色和毛質:有自然色(褐色系)貂、藍色貂、巧克力色貂、霜色貂等毛色。毛質柔細、濃密有如高級毛皮般的光澤和觸感。

目色:藍寶石色到土耳其藍色

特徵:藍寶石色到土耳其藍色耳朵底部寬廣,末端尖銳,直立於頭的兩側。眼睛又大又圓,側面有條紋。

  巴密茲貓在美國的貓展,常贏得眾人讚賞;而暹羅貓是人們想起純種貓時的第一人選。把這兩種貓界的精英特徵,各繼承一半而產生的,就是托基尼茲貓。

由1950年代至1970年代,美國和加拿大的育種者,不斷把暹羅貓和巴密茲貓交配,培育出托基尼茲貓。1970年,托基尼茲貓首度在加拿大獲得認可;可是,仍有一些美國的愛貓團體,並不承認其為獨立的品種。

托基尼茲貓全身上下都受到暹羅貓和巴密茲貓的影響。如頭部渾圓呈V字型。體型介於細長的暹羅貓,和肌肉發達的巴密茲貓之間,屬於半外國型。

其最大的特點是,體毛各自稱作巧克力貂、自然貂等與「貂」有關的名稱。這時的「貂」並非代表毛色,而是指其柔滑的毛質。

其個性外向,習慣和人類相處,也能和其他動物和平共處。牠那精力充沛、喜歡玩耍的樣子看來十分有趣;但一刻也靜不下來的性情,有時頗令主人傷腦筋呢!

泥盆雷庫斯貓
毛種:捲毛的短毛種

發生類型:突變產生

體型:半外國型。中等大小 肌肉發達。

發源地:英國

毛色和毛質:有白、黑、虎斑等毛色。毛質為只有下毛的捲毛。其捲度不若哥尼斯雷庫斯貓,觸感柔細。一部分的體毛不叢生於體表,而向上隆起。

目色:依體毛而有不同

特徵:頭小、耳大、眼睛渾圓。尾巴和四肢細長 身軀為中等長度。

 1960年 有兩隻都是短毛種的貓,經由突變,生下一隻捲毛的雄性泥盆雷庫斯貓。

育種者希望把牠和哥尼斯雷庫斯貓交配,生下新品種:結果令人大失所望,生下的只是一般常見的直毛貓。由此可知,捲毛遺傳因子為屬於各種不同染色體的隱性遺傳因子。

此後,這兩種貓以截然不同的突變加以區別;目前,泥盆雷庫斯貓也依單獨的繁殖計劃進行培育。

其外貌的獨特感絕不下於體毛給人的感受。如一雙蝙蝠似的大耳朵,末端又圓又寬,和頭部形成最佳的平衡。臉部為帶圓的V字型。雙眼渾圓,眼距較寬,鼻樑上有明顯的條紋。

體型屬於細長的肌肉發達型。因只有下毛,所以身軀看來十分纖細,骨架結實。

其個性活潑、好動,深具冒險心和好奇心:喜歡與人親近、對主人撒嬌 而有「可愛的小妖精」之暱稱。
土耳其斑貓
毛種:半長的長毛種

發生類型:自然發生

體型:長身結實型

發源地:土耳其

毛色和毛質:斑點類型。下毛少 毛質光滑柔軟 不易打結。因喜好沐浴,不必費心梳理

目色:依體毛而有不同

特徵:頭部呈寬廣的V字型小 眼睛為大橢圓形長。

 1955年 英國的愛貓人士在東土耳其的凡湖畔,看到一幅與當時的養貓知識完全不同的景像,素以怕水聞名的貓,居然在水中玩得不亦樂乎。

目睹此景的愛貓人士,便把一對這種怪貓帶入英國。後來,這種擅長游泳的貓,於1969年在英國受到認可,於70年代以後引進美國。目前的喜愛者仍不斷增加。

乍見之下,此貓與土耳其安哥拉貓似乎很類似,但與身軀細長的安哥拉貓相比,斑貓的身軀結實,肌肉又發達。其胸幅寬廣,或許真是適合游泳的好身段呢!毛色是此貓的另一特點,被稱為斑點類型的獨特花紋,令人印象深刻。

牠只有耳朵四周和尾巴,有染過似的深紅色,其他都呈雪白。此
外,酷愛洗澡、喜歡自由活動,討厭關在籠子內。個性機靈又聰明。


索馬利貓
毛種:長毛種

發生類型:突變產生

體型:修長的外國型

發源地:英國

毛色和毛質:�「魯蒂」、紅褐色和藍色的Ticking半長柔軟體毛可分成10∼12個色帶。

目色:綠色、金黃色等

特徵:肌肉有彈性,身體的線條流暢。四肢細長,眼睛大如圓杏,有深褐色的眼線。頭部為圓圓的楔型。雙耳又大又直,耳距較寬。此外,體毛叢生的尾巴也是…大特色。

 短毛種的阿比西尼亞貓互相文配,有時會生下長毛的小貓。從此有計劃地繁殖,而培育出的品種,稱為「索馬利貓」。

雖會有記載表示,早在1930年代其便在英國出生;但直到1960年代後半期,才在美國被認可為新品種,出現在冠軍貓展中。

牠那充滿野性風味的慓悍體型,以及優雅的半長體毛,給人如野生狐的印象。叢生柔細的體毛,屬於有上毛和下毛的雙層毛。

其尾巴頗長,體毛濃密;肩部的毛稍短且粗;因體毛易脫落,平日要特別注意梳整。

其骨架、體型和個性均和阿比西尼亞貓相同。行動敏捷,運動神經十分發達。對聲音相當敏感,隨時保持緊張的狀態,且有怕生的傾向。平日雖十分溫馴,
但仍具有狩獵的天資和本性。此外,叫聲清脆、甜美,又喜歡向主人撒嬌。


西卡克雷庫斯貓  
毛種:短毛種

發生類型:突變

體型:半短身型

發源地:美國

毛色和毛質:一根根捲曲的体毛十分柔軟;頸部和尾巴的捲度吏明顯。

目色:依體毛而有不同

特徵:屬體毛較長的最新大型雷庫斯貓。具有不同於哥尼斯或泥盆之捲毛遺傳因子,為最大的特徵。骨架結實、肌肉發達,深具量感 仍屬研究專用的新品種。

 在哥尼斯雷庫斯貓、泥盆雷庫斯貓和西卡克雷庫斯3種貓中,西卡克雷庫斯為最新的品種。

1987年,美國的育種者培育出突變的捲毛貓。此貓生下6隻小貓,其中3隻為捲毛貓;由此可知其遺傳因子為顯性。

但是,牠和其他2種雷庫斯貓之捲毛遺傳因子,有明顯的不同;所以,目前人們計劃把牠和具備所需要特徵的異種貓,交配繁殖。

其大小和其他2種雷庫斯貓相比,屬於大型的半短身型;雖是短毛種,但捲毛較長。體毛像綿羊毛,尤其是頸部四周和尾巴特別捲。

體毛的觸感如同美國硬毛貓,十分光滑柔軟。

其身軀結實又魁梧,肌肉發達;一抱起來就覺得很有份量。

目前牠仍屬於研究專用的新品種,在數量上 十分稀少。
斯芬克斯貓
毛種:無毛種

發生類型:突變產生

體型:半外國型

發源地:加拿大

毛色和毛質:除少數的部位外,其他都沒有毛。小貓全身會長滿細胎毛,但長大後就掉光了。

目色:除了藍色以外的其他顏色

特徵:長滿皺紋的無毛皮膚為最大特色,也會流汗。屬於肌肉發達、胸部厚的體型。頸部細長,顴骨突出,鼻柱上有明顯的條紋。雙耳又大又直,眼睛為大檸檬型。

埃及神話中的人物「斯芬克斯J,以人面獅身而聞名。而貓中的「斯芬克斯」,可說是貓身加上人類肌肉的動物吧!

其最大的特徵是,滿是皺紋又無毛的肌膚。雖說無毛,但和人類一樣,頭部、足尖和尾巴等處,還保留一些短毛。像人類一樣會流汗,皺紋中易積存分泌物,所以要常用紙巾擦拭或洗澡。因牠是十分稀少的突變種,不可能有計劃地加以繁殖。所以,只有少數的團體視其為純種貓加以認可;全世界的數量也相當少。

其體型屬於肌肉十分發達的半外國型,顴骨突出的五官為最大的特色。抱著牠時,因可直接接觸肌膚,所以感覺體溫比一般的貓還高。

忍耐力強是最大的特色;很少看到其他貓之耐性像牠這麼好。溫馴、忠實的性格,更使愛貓者著迷不已。
雪鞋貓
毛種:短毛種

發生類型:人工繁殖

體型:中型至大型的半外國型

發源地:美國

毛色和毛質:臉、耳、四肢和尾巴有明顯的點。足部均呈白色 體毛光滑。

目色:只有藍色

特徵:為長度恰到好處的體型,加上點狀類型和白斑的組合。後肢的白點甚至延伸至飛節。頭部為寬大的楔型,顧骨頗高。鼻柱上的小條紋為一大特色 .又大又尖的雙耳也很迷人。

 許多熱心的育種者 每年都會培育新品種,如雪鞋貓就是美國培育出的新貓種。那白雪似的足部,為迷人的重點。

一般人會把四肢有白點的貓,稱為「戴上白手套的貓」,如長毛種的巴曼貓為其中之一。但是,雪鞋貓和牠只是容貌相似,完全沒有血緣關係。

雪鞋貓是雙色的美國短毛貓和暹羅貓交配的產物。所以,藍色杏眼和點狀毛色得自暹羅貓,而半外國型的魁梧體型則是美國短毛貓的遺傳。

此貓的肌肉發達、身軀細長、四肢也很修長。末端變細的尾巴和身軀等長,表現出良好平衡感。除了四肢以外,口部到頸、胸之間,也長滿白毛。耳朵為尖尖的大三角形。其個性十分安靜,但很喜歡人類,如同暹羅貓,常希望引起主人的注意。梳理作業很簡單,就是叫聲大了一些
蘇格蘭摺疊貓  
毛種:短毛種

發生類型:突變產生

體型:肌肉發達的半短身型

發源地:英國

毛色和毛質:毛質柔軟、濃密又有彈性。除了一部分點狀毛色外,幾乎所有的毛色均被認可。

目色:依體毛而有不同

特徵:�一對向前又向下垂的耳朵。體型渾圓,頸子又圓又大。下顎寬,雙頰鼓脹。雙眼大又圓 距離稍寬。

結實的半短身型體型 配上渾圓的雙眸,一條大尾巴和反摺的雙耳,乍見蘇格蘭摺疊貓.,會覺得牠像個充滿滑稽感的開心果。

蘇格蘭的牧羊家庭,把1961年誕生的小貓以此命名。但是,事實上直到18世紀的中國文獻中,才出現有關雙耳反摺之貓種的記載,為突變產生的品種。

蘇格籣摺疊貓曾經因某一遺傳因子,產下畸型的後代,而在英國禁止繁殖一段時間。後來,經過慎重的異種交配,產下健康的小貓,才在1978年獲得所有團體的認可。

經此交配生下的小貓中,約有1/3具有雙耳反摺的特色。這些小貓剛出生時,雙耳都很正常,過了3週以後,雙耳出現反摺的現象。

此貓個性溫馴,能馬上適應新環境,不論當作寵物或參展貓,皆十分適合。

最近的蘇格蘭摺疊貓也出現長毛種,大受歡迎。


新加普拉貓  

毛種:短毛種

發生類型:自然發生

體型:非常小的半短身型

發源地:新加坡

毛色和毛質:柔軟的短體毛叢生體表。毛色為Ticking的黑貂色刺鼠

目色:黃色、綠色

特徵:比例勻稱。頭部又圓又小,眼下的位置有條紋。下顎、胸部、腹部為苔綠色。

  在所有被認可的貓中,新加普拉貓是最迷你的。顧名思義,其源自新加坡,雌貓即使長大,體重也不滿2公斤,故有「小妖精」的可愛封號。

在1972年,赴新加坡就職的美國愛貓夫妻發現,以前牠只是名不見經傳的野貓。3年之後,牠和這對夫妻一起返回美國,受到重視於1979年獲得認可,數量也逐漸增加。

新加普拉貓個子小,為肌肉發達的半短身型,並不會給人瘦弱的印象。因其體毛短,完全沒有梳理的必要;在毛色上,以黑貂刺鼠虎斑色最為醒目。

頭又小又圓,眼睛有綠、黃色等色彩;眼角出現深褐色的漂亮眼線更是一大特色。其個性溫和、愛撒嬌,且好奇心強,動作敏捷。因其體型小、個性溫馴,即使有小嬰兒的家庭也能安心飼養。


夏爾特貓
毛種:短毛種

發生類型:人工繁殖

體型:大型的半短身型

發源地:法國

毛色和毛質:為藍灰色的單一毛色 ,毛尾為銀色。柔軟的厚體毛較短,但具有防水性。

目色:由金黃色到紫銅色

特徵:和魁梧的身軀相比之下,四肢顯得細長,尾巴也屬中等長度。頭部寬中帶圓,雙頰豐潤。耳朵稍小,末端渾圓,矗立於頭頂兩側為一大特色。

 傳說在法國有一群夏爾特派的修道士,曾建立夏爾特綠色行宮;並自北非帶回此貓的始
祖,故以其來命名。

此貓曾出現在1558年的文物中,擁有悠久的歷史;但那一身銀藍色美麗的體毛,卻也為這種溫馴的貓,帶來莫大的災難。

因其體毛具有防水性,如羊毛般叢生於體表,故能在嚴寒的夏爾特生存,也因此受到人們的珍視,成為高價交易的目標。於是,一時間養貓以求毛皮的風氣大為盛行,幾乎使其陷入滅絕的命運。

夏爾特貓為四肢粗壯、肩幅寬大,結實的半短身型。因輪廓和臉頰較大,常表現出「微笑貓、」似的表精,個性
也十分溫馴。但牠也有耐得住惡劣環境之韌性和聰明的一面。

其於1970年引進美國,迄今已成為世界珍貴的品種,數量並不太多。
寶貝里安貓  

毛種:半長的長毛種

發生類型:自然發生

發源地:俄羅斯

毛色和毛質:也有的貓如巴曼貓般,戴上白手套。

賽貝里安貓是自然發生於俄羅斯的貓種。

其體型和土耳其斑貓、巴曼貓、挪威森林貓、拉格得貓一樣都屬於長身結實型。事實上牠的確深具量感,為最大型的新品種之一。

毛種為半長的長毛種。體毛的顏色為褐色虎斑;不過也有些貓的毛色如巴曼貓般,戴上白手套。

至於眼睛的顏色,基本上以體毛的顏色為準。

其體型、體毛和五官看起來都十分平易近人,卻也帶有高貴、優雅的氣息,深深吸引人呢!
可拉特貓  

毛種:短毛種

發生類型:自然發生

體型:為肌肉發達的中型半短身型

發源地:泰國

毛色和毛質:毛色只有全身光滑的銀藍色。因下毛少,體毛服貼。

目色:綠色、金黃色

特徵:頭部呈小心型、側面有不明顯的條紋、雙眼又圓又突。體型結實、前肢此後肢短。

在泰國有「幸運貓」之稱的可拉特貓,擁有銀藍色亮麗的體毛和心型的頭部,如同暹羅貓一般,都是正式記載於泰國古文物中,血統純正的貓種。

發源於泰國西北部的可拉特高原,被視為「幸福與繁榮的象徵」,深受泰國上流階級的寵愛。

1896年,可拉特貓首度出現在英國的貓展中。雖然牠和暹羅貓同時出現,但和暹羅貓一下子就成為焦點話題相比之下,可拉特貓並未如此幸運。直到1959年,有一對可拉特貓引進美國,為一般的愛貓人士認識後,才獲得認可,大約經過10年,開始受到歡迎,因牠屬貴重的品種。所以不太普及。

其體型屬於半短身型,光滑的體毛前端有白色Ticking:因此由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閃閃發亮之感。泰國人民甚至把這種光芒,比喻為海濤或雲的色彩呢!

在牠那心型的頭部,有一雙圓凸的眼睛。雖然有些怕生,但對主人卻是忠心又愛撒嬌,屬於穩重又聰慧的貓種。


討論區首頁 » 文章發表人是 胖哥哥
圖文版權為貓咪論壇與發文人所共有 | Copyright © 2002-2014 Cat House BBS | 廣告刊登請洽: cathousebbs@gmail.com 或登入後私訊 Admin